油菜不同产量类型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特性研究

被引:4
作者
左青松 [1 ]
唐瑶 [1 ]
石剑飞 [1 ]
杨光 [1 ]
惠飞虎 [2 ]
冷锁虎 [1 ]
机构
[1]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产量;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探讨甘蓝型油菜不同产量类型品种氮素吸收与利用特性。在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以甘蓝型油菜品种(2006—2007年度73个、2007—2008年度98个)为材料,成熟期测定各器官干物重、氮素含量,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动态聚类方法对供试品种产量进行聚类。研究不同产量类型品种氮素积累与分配差异。结果表明:供试品种间产量差异很大,类型间差异显著。随着产量增加,氮素吸收总量、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增加,籽粒氮素积累量增加,茎枝、果壳氮素分配比例下降,籽粒氮素比例增加。土壤肥力高,植株吸氮总量增加,氮素籽粒生产效率降低。增加氮素吸收总量,促进氮素向籽粒中输送,使得高产和高氮素利用效率统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油菜产需形势分析及产业发展对策 [J].
王汉中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 (01) :101-105
[2]   施氮对“双低”油菜吸氮特性及氮素生理效率的影响 [J].
宋海星 ;
官春云 ;
刘强 ;
刘代平 ;
荣湘民 ;
陈社员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4) :106-109
[3]   我国油菜生产中科技进步与资源配置潜力分析 [J].
沈琼 ;
张思光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5) :358-361
[4]   “杂选一号”油菜氮磷钾肥配施效应的数模研究——“杂选一号”在中、下等肥力条件下的肥料效应 [J].
严正炼 ;
刘安琴 .
耕作与栽培, 2003, (06) :33-34
[5]   油菜氮磷钾元素的需肥规律和施肥研究 [J].
孙克刚 ;
王亚莉 ;
鹿智江 ;
吕爱英 ;
王英 .
土壤肥料, 2002, (04) :35-37
[6]   氮素营养对油菜成熟期生物产量的调控 [J].
冷锁虎 ;
单玉华 ;
周宝梅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0, (02) :56-59
[7]   优质油菜高产施氮技术 [J].
王维国 ;
李建龙 ;
韩庆保 ;
李庆生 ;
成强生 .
土壤肥料, 1997, (04) :34-36
[8]   动态聚类的一种新方法——最小组内平方和法 [J].
顾世梁 ;
莫惠栋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89, (04) :1-8
[9]  
作物栽培学各论[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刁操铨 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