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煤层作为气源岩的成烃贡献

被引:9
作者
李贵红
张泓
机构
[1]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关键词
晚古生代; 煤成气; 气源岩; 吸附气; 有机质类型; 生气强度; 排烃系数;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大气田的部分气源来自于上覆晚古生代煤层,为评价晚古生代煤层作为气源岩的成烃贡献,以盆地晚古生代原煤样和显微单组分热模拟实验结果为基础,利用盆地内292组显微组分含量数据参与计算煤的生烃强度,估算出全盆地晚古生代煤成气原始生成量为(328.82~579.48)×1012m3,中间值为463.20×1012m3,其中边浅部中间值为61.49×1012m3,中深部为401.71×1012m3;在讨论该盆地晚古生代煤的成烃贡献时,重点论述了吸附于煤储层本身、未纳入常规天然气贡献之列的理论吸附气量。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煤源岩的排烃系数为82%~90%,煤对气体的吸附容纳能力非常有限,绝大部分煤成气在形成之后都运移到了围岩中。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135 +135-1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Predicting the quantities of oil and gas generated from Australian Permian coals, Bowen Basin using pyrolytic methods [J].
Boreham, CJ ;
Horsfield, B ;
Schenk, HJ .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1999, 16 (02) :165-188
[2]  
华北地区煤系烃源层油气生成·运移·评价.[M].秦建中等著;.科学出版社.2000,
[3]  
鄂尔多斯盆地聚煤规律及煤炭资源评价.[M].王双明主编;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
[4]  
中国煤岩学.[M].韩德馨等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
[5]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香溪群烃源岩热演化史模拟 [J].
陈义才 ;
蒋裕强 ;
郭贵安 ;
杨金利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02) :57-60+183
[6]   吐哈盆地侏罗系热模拟生烃演化特征研究 [J].
郭贵安 ;
陈义才 ;
张代生 ;
涂小仙 ;
王家辉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4) :13-15+5
[7]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复式气田基本地质特征 [J].
曹忠辉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5, (02) :17-21+5
[8]   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评价 [J].
孙金山 ;
刘国宏 ;
孙明安 ;
王朝霞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6) :1-4+103
[9]   煤岩气藏开发分类探讨 [J].
康毅力 ;
罗平亚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6) :19-22+104
[10]   煤层气吸附机理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J].
欧成华 ;
李士伦 ;
杜建芬 ;
邓奎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5) :34-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