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豆品种芽用特性比较

被引:25
作者
肖伶俐 [1 ]
康玉凡 [1 ]
陶礼明 [2 ]
罗珊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芽菜研究中心
[2] 宁波五龙潭蔬菜食品有限公司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芽产量; 形态特征; 营养成分; 回归估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不同来源的9个大豆品种(S1S9)为材料,模拟工厂化豆芽生产工艺条件,采用人工气候箱培养技术,系统比较研究了不同大豆品种的大豆芽生物产量、形态特征、生化组成及常规成分等芽用特性。结果表明:9个品种大豆芽产量、下胚轴长、下胚轴粗、可溶性糖等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从豆芽产量来看,S2>S1>S5>S4>S3>S6>S9>S8>S7;与对照工厂芽用大豆品种S1相比,S2大豆芽产量、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较高(P<0.01);S5大豆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P<0.01),产量无明显差异(P>0.05);S3大豆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均含量较高(P<0.01)。大豆芽的各项特性指标与所选原料豆的物理性状、常规成分之间存在相关;以原料豆的千粒重、比重及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含量为自变量,以大豆芽的生物产量为因变量,可建立回归估测方程,其拟合系数R2为0.930。
引用
收藏
页码:955 / 9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现代中国大豆.[M].王连铮; 郭庆元; 主编.金盾出版社.2007,
[2]  
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王学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大豆抗营养因子.[M].李德发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M].张丽英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5]  
种子贮藏加工.[M].胡晋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6]  
Effect of germination onchemical composition;bio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nutritionalfactors of soya bean (Glycine max)seeds..Bau H M;Villaume C;Nicolas J P;et al;.Journal of the Scienceof Food and Agriculture.1997,
[7]   豆芽生产中大豆浸泡条件与吸水率和发芽率的关系研究 [J].
张永清 ;
顾振新 ;
张颖 ;
邢邯 .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11) :26-29
[8]   生长条件对黄豆芽中Vc含量的影响 [J].
胡亮 ;
黄培池 .
现代食品科技, 2006, (04) :113-114+106
[9]   大豆发芽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 [J].
苗颖 ;
马莺 .
粮食与油脂, 2005, (05) :29-30
[10]   豆类萌发期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J].
王莘 ;
胡可心 ;
汪树生 ;
董浩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1)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