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前兆复杂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13
作者
张国民
张永仙
石耀霖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北京
[3] 中国北京
[4] 中国北京
关键词
孕震过程; 数值模拟; 短临前兆的复杂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选用各向异性的准弹性介质模型和震源组合模型,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短临阶段地震前兆的复杂性。给出:临震异常的显现程度取决于观测点距发震构造的贴近程度。观测点越接近发震构造,异常越明显。在时间分布上,异常先在外围出现后在震中区出现,呈现为异常从外围向震中传播的特征。此外,对于在同一观测点上的多手段(多种物理量)观测,由于不同物理量各自依赖于孕震过程中不同的变化因子,因此,同一观测点上的不同物理量监测,其异常显示的情况往往也有明显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由岩体失稳讨论地震前兆的复杂性
    张国民
    傅征祥
    [J]. 地震研究, 1990, (03) : 215 - 222
  • [2] 地震前兆地区性差异的力学成因分析
    张国民
    [J]. 地震, 1988, (02) : 1 - 6
  • [3] 地震前兆的地区性
    梅世蓉
    [J]. 中国地震, 1985, (02) : 19 - 25
  • [4] 应力途径和破裂前兆附视频
    耿乃光
    陈顒
    姚孝新
    [J]. 地震学报, 1980, (03) : 236 - 244
  • [5] 震源孕育模式的初步讨论
    郭增建
    秦保燕
    徐文耀
    汤泉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3, (01) : 43 - 48
  • [6] 地震中期预报的观测和物理基础.[M].马丽等译;美国地质调查局编;.地震出版社.1990,
  • [7] 日本的地震预报.[M].[日]茂木清夫 著;庄灿涛;邢颖;周胜奎 译.地震出版社.1986,
  • [8] 中国地震前兆资料图集.[M].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第一研究室 著.地震出版社.1984,
  • [9] 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M].国家地震局《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编辑组 编.地震出版社.1982,
  • [10] 地震前兆探索.[M].[苏]萨瓦连斯基 主编;傅征祥;胡鸿翔 译.地震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