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运动的新认识

被引:35
作者
冯少南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华南地区; 二叠系; 东吴运动; 假整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根据地层缺失、接触关系及火山活动等特征,将华南地区的东吴运动划分为4幕:(1)第一幕,波及江南古陆与秦淮古陆之间,发生于早二叠世隆林期末,以缺失隆林期的沉积为特征,属升降运动;(2)第二幕,波及四川、贵州和云南,发生于早二叠世茅口期Yabeina阶段,表现为峨眉山玄武岩的喷发,属火山喷发及裂谷性质;(3)第三幕,见于福建龙岩、广东花县及恩(平)开(平)台(山)地区,上、下二叠统之间具砾岩或火山凝灰岩,发生于早二叠世茅口期末,属升降运动性质,(4)第四幕,以广西钦州地区最明显,长兴期地层不整合在不同时代老地层之上,发生于吴家坪期末,以褶皱运动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378 / 38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关于龙潭组下界及东吴运动位置等问题的商榷 [J].
胡世忠 .
地层学杂志, 1979, (04) :251-257
[2]  
中国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及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