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荒漠地区C4植物的生态分布与区系分析

被引:10
作者
冯缨
段士民
牟书勇
赵莉
赵兴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新疆荒漠地区; C4植物; 地理分布; 区系;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2.01.004
中图分类号
Q948.5 [植物的地区分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前人工作为基础,对照已发表的C3、C4植物一览表,及近年国内外陆续发表的资料,综合整理出新疆荒漠地区已知的C4植物名录,共有14科63属的279种植物,同时归纳分析了279种C4植物的分类地位、生活型、地理成分以及区系特点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藜科最多,其次是禾本科、莎草科、百合科和蓼科等等。所以该区的C4类型中被子植物的双子叶植物多于单子叶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就没有C4植物。1年生和多年生植物占优势,C4草本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是荒漠环境中植物适应自然的生物学策略,这与植物的进化密切相关。调查区内C4植物群落优势种占C4种的10%,其中125种C4植物生于沙丘中,103种C4植物生于盐生的环境,有56种C4植物生于湿地或水生的生境。证明C4植物能更好地适应干旱、盐渍等不良环境,体现了C4植物抗逆性强的生物学特点。同时依据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划分方法,将新疆荒漠区C4植物划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表现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多样性;其中地中海、西亚至中亚成分占优势有13属60种。区系地理反映了物种演化过程的历史气候、地质变化动态。利用C4植物的特点以期为对当前植物抗逆育种、解决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问题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今后该地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荒漠草原碳酸盐岩土壤有机碳向无机碳酸盐的转移 [J].
张林 ;
孙向阳 ;
曹吉鑫 ;
高程达 ;
宝音贺希格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5) :732-739
[2]   运用δ13C值对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植被的科属性质研究 [J].
何书林 ;
吕光辉 ;
杨晓东 ;
王银山 ;
刘晓星 ;
杨军 .
新疆农业科学, 2010, 47 (07) :1421-1426
[3]   中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J].
戴声佩 ;
张勃 ;
王海军 ;
王亚敏 ;
郭玲霞 ;
王兴梅 ;
李丹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4) :636-643
[4]   中国西北干旱区不同粒径表土碳酸盐含量及碳、氧同位素组成 [J].
王宁 ;
刘卫国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2) :158-163
[5]   近50年来西北半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 [J].
姚玉璧 ;
肖国举 ;
王润元 ;
张秀云 .
干旱区地理, 2009, 32 (02) :159-165
[6]   C3和C4植物光合途径的适应性变化和进化 [J].
龚春梅 ;
宁蓬勃 ;
王根轩 ;
梁宗锁 .
植物生态学报, 2009, 33 (01) :206-221
[7]   准噶尔盆地荒漠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研究 [J].
孙惠玲 ;
马剑英 ;
王绍明 ;
张霞 .
中国沙漠, 2007, (06) :972-976
[8]   青海高原高寒地区C4植物名录 [J].
李明财 ;
易现峰 ;
张晓爱 ;
李来兴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5) :1046-1050
[9]   阜康典型荒漠C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环境分析 [J].
陈拓 ;
马健 ;
冯虎元 ;
何元庆 ;
徐世健 ;
强维亚 ;
安黎哲 .
干旱区地理, 2002, (04) :342-345
[10]   内蒙古地区的C4植物名录 [J].
唐海萍 ;
刘书润 .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43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