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论道德失范时期的道德教育

被引:62
作者
蔡春
扈中平
机构
[1] 华南师大教科院
[2] 华南师大教科院 广州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德性培育; 制度教化; 公正; 人性;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60.2002.04.002
中图分类号
G410 [德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道德教育实效低下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使既有的道德教育内容受到现实行为方式与观念的冲击;另一方面是道德教育忽略了制度教化这一道德教育的本源形式。我们从人性出发,指出道德与制度的共通与互补,认为在道德失范时期道德教育需要采取德性培育与制度教化相结合的途径,并对制度教化的条件与合理性进行分析,认为制度教化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制度公正。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20+54 +5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论中国古代教化的实践智慧 [J].
詹世友 ;
栗玉仕 ;
不详 .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0, (01) :18-24
[2]  
新伦理学[M] 王海明著; 商务印书馆 2001,
[3]  
制度公正论[M] 高兆明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4]  
权力意志[M] (德)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Nietzsches)著;张念东;凌素心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5]  
真理与方法[M]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著;洪汉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6]  
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方文译; 三联书店 1998,
[7]  
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 (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Niebuhr)著;蒋庆等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8,
[8]  
自由秩序原理[M]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riedrich A·Von Hayek) 著;邓正来 译 三联书店 1997,
[9]  
“教育学视界”辨析[M] 陈桂生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10]  
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 (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AlasdairMacintyre)著;万俊人等译; 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