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财政与现实要求

被引:8
作者
胡培兆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民生财政; 民生财政原则; 财政支出结构序列; 政绩检验标识;
D O I
10.19365/j.issn1000-4181.2010.01.001
中图分类号
F812.4 [财政收入、支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社会主义再初级也总归是社会主义。中国建立民生财政的时机和条件已成熟。民生财政是不断增长的经济进入百姓家、让国民直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最佳途径,也是扩大内需最便捷的高速公路。福利好了,后顾之忧消减,生活用度和质量也会提升。因此不必再以GDP的增长为考核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第一指标,而应当转向民生问题解决得多少、解决得好坏来评价他们。民生财政,为民造福;官僚财政,为官造腐。从总体看,国家民生财政支出序列大致可为:一是国防,以强兵卫国安邦;二是科技,以利器胜天立地;三是教育,以育才兴国光华;四是医疗,以健民安居乐业;五是政府,以高薪廉洁奉公。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人大制度.[M].蔡定剑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2]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u) 著;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1980,
[3]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英)亚当·斯密(AdamSmith)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
[4]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英]M·凯恩斯 著;徐毓楠 译.商务印书馆.1963,
[5]  
财政部三位老部长共话中国财税改革.[N].孙明泉;.光明日报.2008,
[6]  
印度穷人为何上得起大学..吴龙贵;.厦门晚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