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血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10
作者
时建铨
赵红东
田有勇
张颖冬
周俊山
机构
[1]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梗死;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 脑微出血; 危险因素;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患者。根据头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分为有CMBs组(56例)和无CMB组(56例)。收集两组患者病史、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结果及头颅MRI,对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脑室周围高信号、深部白质高信号Fazekas’s分级的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CMBs组与CMBs组患者的年龄(61.620±11.479 vs.70.620±11.185)、UA(278.920±69.512 vs.353.460±111.206)、Cr(71.360±19.797 vs.90.450±44.989)、Hcy(12.587±2.664 vs.21.715±10.4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63,95%CI:0.905~1.025,P<0.05)、Hcy(OR=1.487,95%CI:1.219~1.813,P<0.05)是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Hcy是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63 / 6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脑微出血研究进展 [J].
陈玲 ;
张微微 ;
王国强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1 (09) :500-504
[2]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J].
张金 ;
郝冬琳 ;
何国平 .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4, 22 (04) :389-392+401
[3]   小胶质细胞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J].
潘新发 ;
万曙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3, 39 (07) :437-439
[4]   不同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J].
王本国 ;
林棉 ;
杨楠 ;
刘树学 ;
陆兵勋 ;
潘速跃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 37 (05) :303-306
[5]  
Comparison of ESWAN, SWI-SPGR, and 2D T2*-Weighted GRE Sequence for Depicting Cerebral Microbleeds[J] . L. F. Guo,G. Wang,X. Y. Zhu,C. Liu,L. Cui. Clinical Neuroradiology . 2013 (2)
[6]  
Pathologic correlates of incidental MRI white matter signal hyperintensities[J] . F. Fazekas,R. Kleinert,H. Offenbacher,R. Schmidt,G. Kleinert,F. Payer,H. Radner,H. Lechner. Neurology . 1993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