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客观归责理论的合理借鉴——以海上交通事故类犯罪因果关系判断为例
被引: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庞婧
赵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赵微
机构
:
[1]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来源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年
/ 40卷
/ 02期
关键词
:
海上交通事故类犯罪;
因果关系;
客观归责;
D O I
:
10.19563/j.cnki.sdzs.2019.02.011
中图分类号
: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
030104 ;
摘要
:
违反海上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多元复合性、受不确定介入因素制约等特点,传统因果关系理论无法解决实践中这种较为典型的因果关系判断难题。对此问题,借鉴客观归责理论中的"不被允许危险的实现"及其下位规则具有合理性。按照这一思维路径,首先应明确"先归因再归责"的判断范式,在确认事实因果关系存在的前提下进一步适用客观归责理论中的规范保护目的、危险升高等对构成要件内容进行规范判断,从实质上检验违反注意义务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联。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合法则性条件说的厘清与质疑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兵建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3)
:54
-71
[2]
2014年度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水上交通领域)
[J].
中国海事,
2015,
(06)
:32
-32
[3]
刑法总论之困惑(一)
[J].
桥爪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
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
桥爪隆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昭武
.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
2015,
(01)
:102
-124
[4]
赋予海事法院刑事审判权之正当性分析
[J].
赵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海公法研究中心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赵微
.
法治研究,
2015,
(01)
:29
-38
[5]
也谈客观归责理论 兼与周光权、刘艳红教授商榷
[J].
张明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张明楷
.
中外法学,
2013,
25
(02)
:300
-324
[6]
“风险社会”中的“风险”辨析 刑法学研究中“风险”误区之澄清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勇
.
中外法学,
2012,
24
(02)
:250
-262
[7]
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一个学说史的考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兴良
.
法学,
2009,
(07)
:22
-42
[8]
风险社会中的刑法回应
[J].
王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法学院
王振
;
董邦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法学院
董邦俊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3)
:1
-5
[9]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J].
储槐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
储槐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永乐
.
中国法学,
2001,
(02)
:146
-157
[10]
刑法总论.[M].(日) 山口厚;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1
2
→
共 16 条
[1]
合法则性条件说的厘清与质疑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邹兵建
.
环球法律评论,
2017,
39
(03)
:54
-71
[2]
2014年度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水上交通领域)
[J].
中国海事,
2015,
(06)
:32
-32
[3]
刑法总论之困惑(一)
[J].
桥爪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
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
桥爪隆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昭武
.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
2015,
(01)
:102
-124
[4]
赋予海事法院刑事审判权之正当性分析
[J].
赵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海公法研究中心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赵微
.
法治研究,
2015,
(01)
:29
-38
[5]
也谈客观归责理论 兼与周光权、刘艳红教授商榷
[J].
张明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法学院
张明楷
.
中外法学,
2013,
25
(02)
:300
-324
[6]
“风险社会”中的“风险”辨析 刑法学研究中“风险”误区之澄清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勇
.
中外法学,
2012,
24
(02)
:250
-262
[7]
刑法因果关系:从哲学回归刑法学——一个学说史的考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兴良
.
法学,
2009,
(07)
:22
-42
[8]
风险社会中的刑法回应
[J].
王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法学院
王振
;
董邦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法学院
董邦俊
.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
(03)
:1
-5
[9]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J].
储槐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
储槐植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汪永乐
.
中国法学,
2001,
(02)
:146
-157
[10]
刑法总论.[M].(日) 山口厚;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