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地区早元古代花岗岩长石Pb同位素组成和锆石U-Pb年龄:变质与地壳熔融作用及构造-热事件演化

被引:54
作者
郭敬辉
石昕
卞爱国
许荣华
翟明国
李永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普通Pb;地壳演化;早元古代;华北克拉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P588.3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桑干地区大同-集宁一带孔兹岩系分布区有大量早元古代花岗岩发育。依据矿物组成和地质特征,这些花岗岩可分为两种类型:大规模的石榴石花岗岩和小规模的淡色花岗岩。花岗岩中长石Pb同位素组成显示,石榴石花岗岩是孔兹岩系部分熔融的直接产物,而淡色花岗岩不是孔兹岩系简单的部分熔融产物。石榴石花岗岩中锆石U-Pb一致年龄为1836±18Ma,代表石榴石花岗岩的形成年代。淡色花岗岩的锆石U-Pb一致线上交点年龄为1912±98Ma,形成略早。孔兹岩系207Pb/204Pb值整体上高于华北麻粒岩下地壳,具有上地壳的Pb同位素组成特征,其沉积原岩应该来自华北晚太古代形成的大陆地壳。根据深成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的年代学资料,可以确定桑干地区早元古代如下构造-热事件序列:小基性岩体侵入(2.2~2.3Ga)、早期淡色花岗岩生成(2.1~1.9Ga)、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剪切作用和大规模石榴石花岗岩发育(1.84Ga)、伟晶岩的形成(1.80Ga)和基性岩墙群的出现(1.77Ga)。大规模石榴石花岗岩形成于构造-热事件峰期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8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