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州特色文化城市建构的“城市文化自觉”

被引:5
作者
柳建坤
张鸿雁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苏南区域现代化; 文化软实力; 特色文化城市; 文化自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建构特色文化软实力是当代全球竞争的重大战略之一,并已成为国家地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分析的视角回溯苏南区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文化自觉"在思想启迪和模式创新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其日渐成为抑制现代城市社会增长的障碍。"城市文化自觉"的建构是苏南乃至当代中国城市实现功能转型以及深化区域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问题:一是将树立特色文化城市定位观作为解决城市结构性问题的切入点;二是注重城市创意阶级和空间场域的有机互动,培育"城市文化资本"1再生产的基础;三是城乡和区域"文化圈—产业链"以及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高端介入模式的双重建构。苏州作为区域经济首位城市不仅应依托"国家级现代化示范区"发挥文化自觉的样本效应,更应注重如何承担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与守望者的时代重任,探索出以特色城市文化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独特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全球化与场域精神:麦当劳在东亚城市的“文化定制”逻辑 [J].
邵颖萍 .
社会, 2013, 33 (03) :184-203
[3]   特色文化城市与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转型 [J].
刘士林 .
天津社会科学, 2013, (01) :122-127
[4]   无锡城市制造业企业区位调整与苏南模式重组 [J].
袁丰 ;
魏也华 ;
陈雯 ;
郭垚 .
地理科学, 2012, 32 (04) :401-408
[5]   全球城市价值链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论——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市化理论重构战略 [J].
张鸿雁 .
社会科学, 2011, (10) :69-77
[6]   “苏南模式”变迁下的乡村转型 [J].
陈晓华 ;
张小林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8) :21-25+110
[7]   苏南模式的演进及其对创新发展模式的启示 [J].
洪银兴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31-38
[8]   “新苏南发展模式"的演进历程与路径分析 [J].
曹宝明 ;
顾松年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2) :63-68
[9]   城市空间的社会与“城市文化资本”论——城市公共空间市民属性研究 [J].
张鸿雁 .
城市问题, 2005, (05) :2-8
[10]   中国沿海地区外资加工贸易模式与本土产业升级:苏州地区的案例研究 [J].
刘志彪 ;
张晔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 (08) :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