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规制的组织构造及其优化路径

被引:11
作者
叶正国 [1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2] 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网络规制; 组织构造; 治理逻辑; 条块分割; 回应型;
D O I
10.19735/j.issn.1006-0863.2018.09.22
中图分类号
D669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网络规制的模式选择和组织构造间存在互构关系,回应型网络规制要求规制组织形态的虚拟化、机制的弹性化和结构的扁平化。随着网络社会不断发展,我国逐渐形成基于代理式监管与运动式整治的双重网络规制模式。在转向回应型规制的过程中,必须超越组织困境。虽然我国网络监管体制不断调适,但总体是"条块分割"体制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形成组织分离但功能一体的组织构造。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也有很多局限性,应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进行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回应性监管理论述评:精髓与问题 [J].
杨炳霖 .
中国行政管理, 2017, (04) :131-136
[2]   挑战与回应:中国互联网传播管理体制的机理探析 [J].
唐海华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3) :113-121
[3]   中国特色的网络治理演进历程和治网之道——中国网络治理史纲要和中国路径模式的选择 [J].
方兴东 ;
张静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32 (02) :5-18+2+94
[4]   对抗型与协同型监管模式之比较 [J].
杨炳霖 .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7) :31-36
[5]   构建我国互联网多元治理模式——匡正互联网服务商参与网络治理的“四大乱象” [J].
赵玉林 .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01) :16-20
[6]   我国互联网监管体系利益相关方行为博弈分析 [J].
许晓彤 ;
李小宇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4, 24 (15) :139-141+155
[7]   监管的制度化与信息传播的有序化——我国互联网治理的变化及趋势分析 [J].
曾茜 .
新闻记者, 2014, (06) :87-92
[8]   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主体结构与演化研究 [J].
马费成 ;
李小宇 .
情报学报, 2014, (05) :452-464
[9]   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体制结构、功能与演化分析 [J].
马费成 ;
李小宇 ;
张斌 .
情报学报, 2013, (11) :1124-1137
[10]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M].周雪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