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西部古生代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15
作者
陈国俊
史基安
薛莲花
王琪
肖立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兰州
[2] 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地球物理研究所!乌鲁木齐
关键词
层序地层; 不整合面; 古生代; 塔里木西部;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9.04.009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里木西部在古生代地质演化过程中,由于构造活动、海平面升降变化、沉积物供应速率等因素变化,造成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级别的沉积间断,其产物———不整合面是建立该区层序地层格架的关键。研究区古生代大体经历了(寒武—奥陶纪)海进→(志留—泥盆纪)海退)→(石炭纪)海进→(二叠纪)海退的沉积旋回,形成了特征各异的层序序列。研究表明,其中Ⅰ级不整合面(层序面)有前震旦系顶界面、奥陶系顶界面和古生界顶界面。根据地面剖面、钻井和地震资料以及不整合面的特征和级别,首次在古生界识别出2个Ⅰ级层序、6个Ⅱ级层序和12个Ⅲ级层序。Ⅰ级层序是在不同的构造背景和沉积条件下形成的。Ⅱ级层序尽管特征各异,但一般均有四种基本叠置方式组成,即退积、进积、加积和上超。Ⅲ级层序一般由层序界面、海侵面和最大海泛面所限定的体系域组成,均发育TST和HST,有时出现SMST和LST。不同的体系域和沉积相控制着烃类生储盖层的分布,TST与生油层和储集层的形成有关,而HST多与盖层和储集层的形成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石炭系高频旋回层序分析 [J].
陈国俊 ;
薛莲花 ;
王琪 ;
肖立新 ;
史基安 .
沉积学报, 1998, (04) :3-5
[2]   塔里木盆地震旦—泥盆纪古海平面变化再造及形成机理分析 [J].
杜小弟 ;
王璞君 ;
匡立春 ;
王东坡 .
沉积学报, 1997, (03) :16-19
[3]   塔里木盆地北部震旦系古生界层序地层特征 [J].
樊太亮 ;
刘金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2) :40-47
[4]   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某些问题 [J].
徐怀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2) :3-9
[5]   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构造格架与沉积特征 [J].
谢晓安 ;
吴奇之 ;
卢华复 .
沉积学报, 1997, (01) :153-156
[6]   新疆塔里木盆地层序地层格架 [J].
李兴平,许国明,李静琏,彭彦威,龚允坤 .
石油实验地质, 1996, (02) :134-145
[7]  
塔里木沉积岩形成演化与油气.[M].马宝林;温常庆主编;.科学出版社.1991,
[8]  
塔里木油气地质总论.[M].范璞;马宝林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
[9]  
塔里木构造分析.[M].周清杰;郑建京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
[10]  
塔里木生物地层和地质演化.[M].王玉净等著;周志毅;陈丕基主编;.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