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金融组织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被引:12
作者
张运书 [1 ,2 ,3 ]
高毅 [4 ,3 ]
机构
[1] 安徽大学法学院
[2] 安徽大学经济法制研究中心
[3] 安徽财经大学
[4]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农村金融组织; 社会责任; 金融公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8 [金融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村金融组织既具有经济人属性,又具有社会人属性;既具有经济理性,又具有社会理性,社会理性约束经济理性。当农村金融组织实现经济人属性最大化时,必然对其非股东利益相关人的经济利益实现构成限制条件,并且其经济行为嵌入到各种社会结构之中或各种非正式社会关系之中,受到社会结构或非正式社会关系的约束,以实现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统一。在社会本位法哲学的影响下,其承担社会责任无疑具有正当性。其在交易对象、服务内容、风险防范和政府干预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所承担社会责任的质的规定性。按照农村金融组织社会责任的本质要求,应建立权利塑造、主体建构、行为约束、风险防范和政府支持等法律制度,督促农村金融组织履行社会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商业银行作用及运作模式的普惠金融体系构建 [J].
胡国晖 ;
雷颖慧 .
商业研究, 2012, (01) :91-95
[2]   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强化及路径选择 [J].
薛薇 .
农村经济, 2011, (12) :87-91
[3]   金融法的“三足定理”及中国金融法制的变革 [J].
冯果 .
法学, 2011, (09) :93-101
[4]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 [J].
顾旭东 ;
万兴亚 .
东疆学刊, 2011, 28 (01) :105-110
[5]   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转换: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J].
王修华 ;
邱兆祥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4 (06) :47-53
[6]   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与“三农”金融支撑体系重建——基于改革开放30年来“三农”金融支撑体系变迁的思考 [J].
陶雄华 ;
程寨华 .
宏观经济研究, 2010, (08) :25-33
[8]  
经济法利益理论研究的思考[J]. 甘强.经济法论丛. 2009(01)
[10]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律保障 [J].
张运书 .
经济问题探索, 2009, (06) :16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