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初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

被引:549
作者
刘纪远 [1 ]
张增祥 [2 ]
徐新良 [1 ]
匡文慧 [1 ]
周万村 [3 ]
张树文 [4 ]
李仁东 [5 ]
颜长珍 [6 ]
于东升 [7 ]
吴世新 [8 ]
江南 [9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5] 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6]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7]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
[8]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空间格局; 驱动力; 21世纪初;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以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动态为核心的人类-环境耦合系统研究逐渐成为土地变化科学(LCS)研究的新动向。基于覆盖中国21世纪初5年间隔的遥感卫星数据获取的1km网格土地利用变化空间信息,依据近5年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分异的显著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经济发展与国家宏观政策因素综合考虑,设计针对21世纪初5年新的中国土地利用动态区划图,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总体上,21世纪初5年中国处于土地利用快速变化期,黄淮海平原、东南沿海地区与四川盆地城乡建设用地显著扩张,占用大规模优质农田,导致南方水田面积明显减少;西北绿洲农业发展与东北地区开垦导致北方旱地面积略有增加;受西部开发"生态退耕"政策的影响中西部地区林地面积显著增加,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成效明显,对区域土地覆盖状况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时段国土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包括"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国家重大政策,加之快速的经济发展是该阶段土地利用变化格局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411 / 14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基于我国国情的城镇化过程综合分析 [J].
陆大道 ;
姚士谋 ;
李国平 ;
刘慧 ;
高晓路 .
经济地理, 2007, (06) :883-887
[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J].
刘纪远 ;
张增祥 ;
庄大方 ;
王一谋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江南 ;
吴世新 .
地理研究, 2003, (01) :1-12
[4]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J].
刘纪远 ;
刘明亮 ;
庄大方 ;
邓祥征 ;
张增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31-1040+1058
[5]  
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刘纪远主编, 1996
[6]  
Land-Change Science and Political Ecology: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 and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ility Science[J] . B.L. Turner,Paul Robbins.Annual Review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 2008
[7]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land-use conversion in the eastern coastal China during 1996–2005 [J].
Yansui Liu ;
Lijuan Wang ;
Hualou Long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08, 18 :274-282
[8]  
Relating land use and global land-cover change-A proposal for an lGBP-HDP core project .2 Turner II BL,Moss RH,Skole DL. IGBP Report No.24 and HDP Report No.5 . 1993
[9]  
Land Change Science: Observing, Monitoring and Understanding Trajectories of Change on the Earth''s Surface .2 Gutman G,Janetors A. C,Justice C. O. et al.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