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区中奥陶统大湾阶底界精细生物地层分带与对比

被引:16
作者
陈孝红
汪啸风
李志宏
王传尚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院
[2] 国土资源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3] 国土资源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武汉
[4] 湖北宜昌
关键词
牙形石; 笔石; 几丁虫; 生物地层学; 中奥陶统底界; 宜昌; 城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3.8 [微体古生物分类];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系统研究湖北宜昌黄花场大湾组下段和重庆城口翁溪沟湄潭组下部笔石、牙形石和几丁虫生物分带及其对比关系。精细的生物地层学研究结果证明 ,在我国大湾阶底界界线层型剖面上的生物群组合存在冷水型分子与暖水型分子共生的特点 ,以牙形石Baltoniodustriangularis首现所确定的中奥陶统底界较Tripoduslaevis的首现低 0 .2m ,位于笔石Didymograptusprotobifidus/Corymbograptusdeflexus带或几丁虫Conochitinalangei/C .brevis带中部。中奥陶统底界上述牙形石、笔石和几丁虫的对比关系不受沉积相限制 ,在重庆城口翁溪沟含笔石碎屑岩相的湄潭组下部同样存在。宜昌黄花场剖面和该剖面上Baltoniodustriangularis的最初出现应是理想的全球中奥陶统底界线层型剖面和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华南阿伦尼格世几丁虫生物地层与古生物地理 [J].
陈孝红 ;
汪啸风 ;
李志宏 .
地质论评, 1996, (03) :200-208+289
[2]   中国奥陶纪牙形刺分区和生物地层 [J].
王志浩 .
古生物学报, 1996, (01) :26-59+133-136
[3]   大巴山奥陶系的研究 [J].
成汉钧 ;
汪明洲 ;
陈祥荣 ;
许安东 ;
陈淑娥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1988, (01) :1-13+117
[4]   中国的奥陶系 [J].
汪啸风 .
地质学报, 1980, (01) :1-8+89
[5]   湖北峡东寒武纪及奥陶纪地层 [J].
张文堂 ;
李积金 ;
钱义元 ;
朱兆玲 ;
陈楚震 ;
张守信 .
科学通报, 1957, (05) :145-146
[6]  
长江三峡地区生物地层学.[M].地质矿产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主编;雷奕振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87,
[7]  
西南地区碳酸盐生物地层.[M].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著.科学出版社.1979,
[8]  
中国奥陶系.[M].张文堂著;.全国地层会议筹备委员会.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