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的浮游有孔虫

被引:22
作者
郑执中
郑守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数量分布; 种数; 南海北部; 沉积物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随着世界范围的或区域性的海洋调查和海洋沉积研究的迅速发展,目前对世界各大洋和各主要海区的浮游有孔虫都已或多或少的进行过调查研究,惟对南海的浮游有孔虫还了解得很不够。过去,仅有Challenger号(1872—1876)和Albatross号(1907—1910)的一些零星记录。前者曾在吕宋岛(Luzon I.)西岸(17°54′N,117°14′E)记录过7种(Brady,1884);后者在南海的调查站主要布设于菲律宾群岛西面海域,并有几个调查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73+78 +78-84
页数:4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陆棚海的地形及沉积类型的初步研究 [J].
秦蕴珊 .
海洋与湖沼, 1963, (01) :71-85
[2]   黃海和东海的浮游有孔虫 [J].
郑执中 ;
郑守仪 .
海洋与湖沼, 1960, (03) :125-152+218
[3]   统一浅海区浮游生物调查方法的建议 [J].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浮游生物组 .
海洋与湖沼, 1959, (02) :67-71
[4]  
Emery, 1961.Sediments of shallow portions of East China Sea and South China Sea .2 Niino,H. and K. O. Geol. Soc. Amer. Bu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