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

被引:47
作者
郑杭生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 19世纪构建的片面性; 20世纪解构的极端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 [地区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论证了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对于全面正确地认识复杂的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对我们进行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对缺乏人生经验和社会经验的青年社会学子茁壮成长和成就事业的重要性以及对推进中国社会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这种精神体现了19世纪、20世纪和新世纪的学术潮流和趋势。这种精神也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时代精神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德勒兹论福柯.[M].(法)吉尔·德勒兹(GillesDeleuze)著;杨凯麟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 [2]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M].(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 [3] 大分裂.[M].(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刘榜离;王胜利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 [4] 自由主义的终结.[M].(美)伊曼努尔·华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等著;郝名玮;张凡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 [5] 所知世界的终结.[M].(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冯炳昆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 [6] 后现代转向.[M].[美]史蒂文·塞德曼编;吴世雄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 [7] 信任.[M].(美)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
  • [8] 《在制度创新中落实公平正义——解读广州市委市政府[惠民66条]》..郑杭生;.广州日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