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细碎化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江西分宜县为例

被引:71
作者
孙雁 [1 ]
刘友兆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法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细碎化; 聚类分析; 分宜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站在细碎化的角度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构建基于细碎化视角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西省分宜县10乡镇2004年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采用文献资料法、景观格局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AHP方法,得到以下研究结果:分宜县南部乡镇土地细碎化程度最低,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高;北部土地细碎化程度最高,其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最低;位于中部平原区乡镇,其土地细碎化水平处于中间水平,其可持续利用能力在全县处于中间水平。论文构建的基于土地细碎化视角下的乡镇级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反映区域细碎化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02 / 8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土地细碎化对中国东南部水稻小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 [J].
谭淑豪 ;
Nico Heerink ;
曲福田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12) :2467-2473
[2]   县域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的研究——以新建县为例 [J].
余敦 ;
赵小敏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2) :34-38
[3]   土地细碎化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谭淑豪 ;
曲福田 ;
尼克·哈瑞柯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6) :24-30+74
[4]   青藏高原生态资产的价值评估 [J].
谢高地 ;
鲁春霞 ;
冷允法 ;
郑度 ;
李双成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89-196
[5]   农用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山东省莱西市为例 [J].
王秀清 ;
苏旭霞 .
农业技术经济, 2002, (02) :2-7
[6]   耕地资源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J].
张凤荣 ;
王印传 ;
齐伟 ;
不详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 2002, (01) :50-53+82
[7]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 [J].
陈百明 ;
张凤荣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3) :197-203
[8]   地块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与方法探讨——以陕北安塞纸坊沟为例 [J].
张晓萍 ;
焦锋 ;
李锐 .
环境科学进展, 1999, (05) :29-33
[9]   小流域土地评价模型研究 [J].
陈炳贵 ;
赵小敏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4) :126+128-132
[10]   中国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异模型研究 [J].
庄大方 ;
刘纪远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2) :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