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表达、法定秩序与社会习惯——对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行为取向的实证研究

被引:34
作者
于建嵘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当代中国农民; 衡阳县; 维权抗争; 利益表达; 农民抗争; 习惯; 道德修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一、社会行动取向的意义对当代中国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理解有两种基本路径,即行动的逻辑和行动的结构。社会行动的逻辑研究是社会行动发生和发展过程,具有动力学的意义;社会行动的结构则主要关注其内在的构成,它是界定社会行动性质的重要依据。而任何一个社会行动的内在结构都可以分为行为方式、行动技术、行动取向和行动特性等几个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社会行动的结构.[M].(美)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cotParsons)著;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
[2]  
岳村政治.[M].于建嵘著;.商务印书馆.2001,
[3]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M].(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著;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4]  
非制度政治参与.[M].方江山著;.人民出版社.2000,
[5]  
现代社会冲突.[M].(英)拉尔夫·达仁道夫(RalfDahrendorf)著;林荣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7]  
一致与冲突.[M].[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Seymour Martin Lipset) 著;张华青等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  
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M].项继权著;张厚安;徐勇主笔;.武汉出版社.1995,
[9]  
社会冲突的功能.[M].(美)科 塞(Coser;A.)著;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10]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美]塞缪尔·亨廷顿 著;李盛平等 译.华夏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