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大代表选举中高校学生政治冷漠的成因与对策

被引:5
作者
谢俊红
机构
[1] 贵州财经学院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高校学生; 政治冷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1 ; 030505 ; 0401 ;
摘要
大学生的制度化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动力,然而,政治冷漠在当代大学生中却来越普遍,造成大学生政治冷漠的因素是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就业形势严峻、民意表达不畅通、政治效能低以及形式化的宣传。文章通过以人大代表选举为实证,从当代大学政治冷漠现状出发,结合“肖幼美”效应,分析学生政治冷漠的成因,联系我国实际,从而提出消除学生政治冷漠、提高政治参与质量与水平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公民教育功能开发的几点思考 [J].
林伯海 .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05) :47-51
[2]   公民素质与选举改革调查 [J].
蔡定剑 .
战略与管理, 2003, (02) :35-56
[3]  
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 华夏出版社 , (美)阿尔蒙德(Almond,G.A.),维 巴(Verba,S.)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