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种间杂交稻物质积累与运转特性的研究

被引:17
作者
王志琴,杨建昌,朱庆森
机构
[1] 江苏农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物质积累;运转率;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1996.04.001
中图分类号
S511.035.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亚种间杂交稻干物质积累较高,且主要表现在结实期。但亚种间杂交稻的物质运转率、茎鞘物质的输出率与转换率低,成熟期茎鞘中可用性醣(可溶性醣与淀粉)的残留率高。与籼型三系杂交稻汕优63相比,亚种间杂交稻剑叶的光合产物( ̄14C)分配到穗部的较少,滞留在茎鞘中的较多。亚种间杂交稻物质运转率低与籽粒中特别是灌浆初期籽粒中的ATP酶活性低、IAA的含量少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籼粳杂交稻的氮素吸收特性及其对“库”“源”特征的影响 [J].
石庆华,徐益群,张佩莲,曾宪江,钟旭华,潘晓华 .
杂交水稻, 1995, (04) :19-22
[2]   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高空秕率的生理原因探讨 [J].
卢向阳 ;
匡逢春 ;
李献坤 ;
萧伏娥 ;
罗泽民 .
湖南农学院学报, 1992, (03) :509-515
[3]   两系杂交稻栽培生理生态特性 Ⅱ.干物质生产特性 [J].
洪植蕃 ;
林菲 ;
庄宝华 ;
朱朝枝 ;
杨居钿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92, (02) :129-136
[4]   植物组织中赤霉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J].
罗正荣 ;
朱丽华 ;
吴谋成 ;
章文才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2) :50-52
[5]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的进展 [J].
袁隆平 .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3) :1-6
[6]   稻穗ATP酶活性与籽粒灌浆的关系 [J].
黄琪玉 ;
吴志强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9, (04) :487-493
[7]   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设想 [J].
袁隆平 .
杂交水稻, 1987, (01) :1-3
[8]   叶片细胞的膜束缚ATP酶活性的测定 [J].
陈季楚 ;
傅婉华 .
细胞生物学杂志, 1983, (03) :21-24
[9]   栽培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优势的研究 [J].
曾世雄 ;
杨秀青 ;
卢庄文 .
作物学报, 1980, (04) :193-20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