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入药部分及不同加工方法对白芷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41
作者
王梦月
贾敏如
马逾英
蒋桂华
唐声武
夏露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上海,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都,成都,成都,成都,成都,成都
关键词
白芷; 香豆素类; 含量测定; HPLC; UV;
D O 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4.11.016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药用部位、不同加工方法、不同商品规格对白芷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香豆素含量 ;HPLC法测定水合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 :果实中香豆素的含量最高 ,茎中最低 ;首次发现白芷根的香豆素类成分主要存在于皮层及韧皮部中 ,木质部中不含香豆素类成分 ;加工方法对白芷香豆素的含量有较大影响 ;不同规格白芷中香豆素的含量也不相同。UV法、HPLC法测定结果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826 / 82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产地加工方法对白芷化学成分的影响 [J].
赵恒 ;
周斌 ;
孔英华 ;
李秀云 ;
郭效力 ;
祝兴战 .
中药材, 1996, (03) :134-136
[2]   欧芹素乙和异欧芹素乙对兔血小板聚集及兔血小板内血栓素B2、环腺苷酸水平的影响 [J].
曾国钱 ;
林峰 ;
王雪松 ;
孙笃新 ;
林爱友 ;
稽杨 ;
芮耀诚 ;
廖时萱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1993, (04) :369-370
[3]   白芷中香豆精类成分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J].
王立人 ;
李宏宇 ;
谢成科 .
药学学报, 1990, (02) :131-136
[4]   白芷的研究——Ⅵ有效成分光毒活性的测定 [J].
周继铭 ;
余朝菁 ;
杭宜卿 ;
孟庆田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8, (05)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