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沟坡地土地生产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被引:9
作者
李鹏
李占斌
赵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沟坡地; 土地生产力;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1.04.011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通过对渭北黄土高原地区沟坡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和对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的调查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沟坡地上地自然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在分析过程中,把当地主要造林树种根系垂直分布特征及其根系抗旱性特性纳入了分析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嘴头村和西坡村不同树种沟坡地上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的自然生产力属于中等稍微偏上水平,而山杏(Prunus armeniacia var.ansu)、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的自然生产力水平则较低。两地沟坡地上的现实生产力计算结果则证明刺槐和山杏两个树种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具有较好的发展前途;而油松和侧柏的现实生产力水平则较低,其发展推广受到了限制。群众对沟坡开发治理的态度和对开发方案的认可对沟坡开发的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01 / 3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