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上游全新世风成黄土—土壤物质来源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杨一鸣
黄春长
庞奖励
不详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西安
[3] 陕西西安
[4] 陕西西安
关键词
淮河上游; 风成黄土; 土壤; 全新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淮河上游地区河南新郑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化率和粒度的测量分析,揭示了淮河上游地区沙质黄土和古土壤的物质来源。该区黄土—古土壤磁化率明显低于黄土高原区,而粒度明显比黄土高原区粗,属于沙质黄土。通过两地区粒度分布的对比,揭示了它们有不同的粉尘源区,分属于不同的风成系统。淮河上游地区黄土是近源风尘沉积物,粉尘主要来源于孟津以东黄河冲积、洪积扇的松散河流沉积粉沙,实质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产物。黄河的频繁决口、改道、泛滥沉积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物源,其粗颗粒粉尘产生和搬运堆积的动力是东北风。淮河上游地区全新世早期粉尘是近源粗颗粒堆积,堆积速率可达18 6cm/ka,是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2 3倍。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渭河流域先周—西周时代环境和水土资源退化及其社会影响 [J].
黄春长 ;
庞奖励 ;
陈宝群 ;
周群英 ;
毛龙江 ;
李平华 .
第四纪研究, 2003, (04) :404-414
[2]   郑州地区沙尘暴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J].
张霞 ;
王建玲 ;
闫惠芳 .
河南气象, 2002, (03) :19-20
[3]   近40年河南沙尘暴、扬沙和浮尘气候特征分析 [J].
付光轩 ;
刘军臣 ;
刘和平 .
河南气象, 2002, (01) :22-24
[4]   渭河流域3100年前资源退化与人地关系演变 [J].
黄春长 .
地理科学, 2001, (01) :30-35
[5]   晚新生代黄土高原风尘堆积与粉尘源区干旱化问题 [J].
孙有斌 ;
周杰 ;
安芷生 .
地学前缘, 2001, (01) :77-81
[6]   河南省风向类型划分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J].
刘军臣 .
河南气象, 1997, (02) :27-28
[7]   河南省寒潮及强冷空气活动特征分析 [J].
安士伟 ;
刘军臣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81-85
[8]   豫东、豫北风沙问题的初步分析 [J].
马程远 .
中国沙漠, 1982, (02) :21-29
[10]  
黄土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