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的纽带功能、驿站特性与接续式城镇化

被引:27
作者
雷刚
机构
[1] 山东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县城城镇化; 接续式城镇化; 城乡融合; 驿站特性;
D O I
10.15981/j.cnki.dongyueluncong.2022.03.016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城市规模应与城市承载系统相匹配,否则,城市的高集聚性、高流动性反而会强化其脆弱性。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摒弃过度集中化“做大规模”的冲动,重新审视和重视县城的地位和作用。新发展阶段,县城日益突显出融合城市与乡村、平衡集聚与分散、贯通上层与基层的强纽带功能,成为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的关键;人口流动活跃且“流而不留”,赋予县城鲜明的驿站特性;人口“城乡双栖”“城城双栖”并存,城镇化路径表现为异地生产方式非农化、本地生活方式城镇化,这种接续式城镇化样态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应坚持“流量”与“留量”并聚,优先做大县城人口“流量”;补短板与锻长板并举,着力做优县城服务“长板”;“承上”与“启下”并重,加快提升县城发展“能见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城乡等值: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发展新路径 [J].
叶红 ;
唐双 ;
彭月洋 ;
陈可 ;
李贝宁 .
城市规划学刊, 2021, (03) :44-49
[2]   县城:新时代中国城镇化转型升级的关键空间布局 [J].
刘炳辉 ;
熊万胜 .
中州学刊, 2021, (01) :1-6
[3]   疫后中国城乡关系演变的新命题与新趋向 [J].
高帆 .
探索与争鸣, 2020, (10) :111-121+159
[4]   走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格局——1952年以来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化与影响因素 [J].
孙斌栋 ;
金晓溪 ;
林杰 .
地理研究, 2019, 38 (01) :75-84
[6]   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 [J].
范如国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4) :98-120+206
[7]  
说清小城镇.[M].赵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8]  
阶段性贫困与县城城镇化.[N].章铮;.第一财经日报.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