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及河北省中部的重力三维正演结果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12
作者
刘光夏
赵文俊
王敬禹
王浙辉
任文菊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队
关键词
重力; 三维正演; 浅层影响; 剩余异常; 深部异常; 地质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使用重力资料推断解释地壳深部构造,关键在于浅层影响的消除。作者广泛收集整理了研究区的浅层地质资料,用三维重力正演方法逐层消除其影响,获得了一些较好的结果。在正演计算中发现,一些构造在下第三系以下已基本消失;而另一些构造却在此深度才逐渐显露。我们认为,浅层地质资料越完整准确,则三维重力正演计算的结果也将越好。在地壳深部构造的研究中,此方法与人工地震测深得到的地壳厚度基本一致,而花费却很低廉。它也是研究深浅构造关系的一种好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8+113 +1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豫鲁皖部分地区地壳厚度 [J].
赵文俊 ;
郑书真 ;
黄桂芳 ;
方盛明 .
华北地震科学, 1987, (01) :1-8
[2]   华北地区的地震分布图象与共轭孕震构造 [J].
张四昌 .
华北地震科学, 1985, (02) :9-18
[3]   华北新生代裂谷系的凝块结构及重力滑动构造 [J].
杨承先 .
地震, 1981, (06) :14-18
[4]   在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中共轭断层活动的作用 [J].
章光月 ;
邓起东 ;
蒋溥 .
地震地质, 1980, (01) :19-26
[5]  
区域重力调查技术规定[M]. 地质出版社 , 地质矿产部制定,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