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权的法理念解析与法技术构造——一种社会法的解读

被引:18
作者
赵红梅
于文轩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2] 中国政法大学 副教授
[3] 硕士研究生
[4] 北京
关键词
环境权; 公民环境权; 企业排污权; 地役权; 相邻权;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4.03.011
中图分类号
D91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在现代社会 ,不应仅将设立环境权视为解决社会个体利益冲突的法律手段 ,而应确立环境权的设立是为解决社会整体利益冲突的法理念。由于民法中的地役权和相邻权在解决环境问题上存在着诸多局限性 ,因而不应在这两项民事权利的下位阶构造环境权。构造环境权的法技术应为入宪和由环境保护基本法作出专门规定及制定保护公民环境权的特别法 ,并应以国家 (政府 )职能的重塑为核心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5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法理念探索[M]. 法律出版社 , 吕世伦著, 2002
[2]  
生存权论[M]. 法律出版社 , (日)大须贺明著, 2001
[3]  
损害赔偿法原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曾世雄著, 2001
[4]  
中国法理念[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江山著, 2000
[5]  
环境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原田尚彦著, 1999
[6]  
法理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E.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著, 1999
[7]  
日本国宪法研究[M]. 时事出版社 , 宋长军著, 1997
[8]  
瑞典环境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编译, 1997
[9]  
美国法律史[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伯纳德·施瓦茨(BernardSchwartz)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