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下扬子区三叠纪海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和成岩环境

被引:11
作者
朱梅湘
张秀莲
王英华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
关键词
中下扬子区; 三叠纪; 碳酸盐岩; 成岩作用; 成岩环境; 滩相; 潮坪相; 岩溶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下扬子区广泛分布着三叠纪滩相、潮坪相和岩溶带 3类碳酸盐岩。根据成岩作用类型、成岩组构、孔隙类型和成岩环境等特征对 3类岩石进行比较。滩相碳酸盐岩的主要成岩作用是在海水渗流、潜流和淡水渗流、潜流成岩环境下产生的胶结、云化和溶解作用。潮坪相白云岩和富含石膏的蒸发岩则以高盐度的海水渗流带的准同生毛细管蒸发浓缩云化作用为主 ,在大气淡水渗流或潜流成岩环境下则以去云化、去膏化和溶解作用为主。岩溶带碳酸盐岩—蒸发岩及其岩溶堆积角砾岩主要经历早期海水强烈蒸发作用下准同生云化作用和晚期表生淡水环境下的岩溶作用。上述主要成岩作用使 3类岩石次生孔隙率增加。因此 ,成岩作用对其成为有希望的储层起到了主导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碳酸盐岩中氧、碳稳定同位素与古盐度、古水温的关系
    张秀莲
    [J]. 沉积学报, 1985, (04) : 17 - 30
  • [2] 第五届全国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M].王宜林主编;.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7,
  • [3] 沉积岩石学.[M].冯增昭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
  • [4] 中、下扬子区海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研究.[M].王英华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
  • [5] 古岩溶与油气储层.[M].成都地质学院沉积地质矿产研究所;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开发研究院译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 [6] 碳酸盐岩岩相古地理学.[M].冯增昭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
  • [7] 下扬子地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岩相古地理研究.[M].冯增昭主编;.云南科技出版社.1988,
  • [8] 碳酸盐沉积物及其成岩作用.[M].[英]罗宾·巴瑟斯特 著.科学出版社.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