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淋病疫情时空聚类研究

被引:12
作者
刘合岭 [1 ,2 ]
李新 [2 ]
曹爽 [3 ]
关鹏 [3 ]
沙宪政 [1 ]
尹勇 [1 ]
黄德生 [2 ]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2] 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数学教研室
[3] 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关键词
淋病; 地理信息系统; 时空分析;
D O I
10.13735/j.cjdv.1001-7089.2014.0230
中图分类号
R759.2 [淋病]; R181.8 [疫情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2005-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淋病疫情的时空分布特征。方法以2005-201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未包括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淋病疫情监测数据和人口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 9.3软件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采用GeoDa 0.95i和SaTScan 9.1.1软件进行全局、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聚类分析,确定淋病时空热点区域。结果 2005-2011年全国淋病病例时空上呈明显聚集性分布,各年度全局型空间自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局部自相关系数提示2005-2010年江苏、上海、浙江处于(高,高)区域,2006年开始(高,高)区域增加了福建省。2006-2010年新疆处于(高,低)区域。2007,2009-2010年,北京处于(高,低)区域。时空扫描分析发现所有的聚类时间段均集中在2005-2007年。一级聚类区域位于长三角地区(江苏、上海和浙江),相对危险度为4.20;二级聚类区域包含五个区域,分别是广东、广西与海南地区、北京地区、宁夏地区、新疆地区、重庆地区,相对危险度在1.45~2.25之间。结论淋病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各时空聚集区将为探索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2009-201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性病疫情漏报调查分析 [J].
马玲 ;
张曼 ;
卢耀勤 .
疾病监测, 2012, 27 (08) :670-672
[2]   湖南省部分医疗机构梅毒和淋病病例报告与诊断调查 [J].
高守芝 ;
陈曦 ;
贺健梅 ;
覃碧云 ;
郑军 ;
陈培厚 .
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10) :1865-1867
[3]   广西2005~2009年3种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持征分析 [J].
付志智 ;
董柏青 ;
龚健 ;
张杰 .
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08) :1407-1409
[4]   全国各省3种主要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聚类分析 [J].
郭海强 ;
张阳 ;
丁海龙 ;
曲波 ;
孙高 .
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02) :193-195
[5]   2004-2007年中国法定报告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J].
王英 ;
倪大新 .
疾病监测, 2008, (08) :481-483
[6]   Four Way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Can Help to Enhance Health Service Planning and Delivery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in Low-Income Countries [J].
Brijnath, Bianca ;
Ansariadi ;
de Souza, Dziedzom K. .
JOURNAL OF HEALTH CARE FOR THE POOR AND UNDERSERVED, 2012, 23 (04) :1410-1420
[7]  
Spatio-Temporal Diffusion Pattern and Hotspot Detection of Dengue in Chachoengsao Province, Thailand[J] . Jeefoo,Phaisarn,Tripathi,Nitin Kumar,Souris,Mar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 201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