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IS-NDVI时序数据的西藏阿里地区草地覆盖时空变化

被引:11
作者
边多 [1 ]
普布次仁 [1 ]
尼珍 [2 ]
刘奎军 [3 ]
机构
[1]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
[2] 西藏昌都地区气象局
[3] 西藏阿里地区气象局
关键词
西藏阿里; 草地; NDVI; 覆盖度; 时空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利用MODIS MOD13Q1(V005L3)遥感数据和GIS技术,结合多种统计、计算方法,对西藏阿里地区2000~2012年期间草地覆盖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如下:①阿里地区NDVI总体呈正态分布,平均植被覆盖度为18.6%,其中覆盖度为20%40%的比例最大,占总面积的46%,表明阿里地区植被总体长势较稀疏。②从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看,稳定或无变化区域占整个地区面积的69%,而轻微退化和显著退化区域占13.3%,轻微改善和显著改善区域占13.2%,表明阿里地区植被覆盖度处于较稳定状态,年际变化分析表明进入2010年以来植被长势有所改善。从空间分布上看变好区域主要分布在改则、措勤、普兰等县,特别是改则县北部羌塘自然保护区域内改善比较明显,退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革吉、噶尔、日土等县的部分区域。③从每年的6月初至9月底为植被生长最好季节,8月份最好,2月份最差。季节上春、冬、秋、夏植被依次变好,特别是秋冬季好于春季,说明阿里地区由于受降水的影响植被返青期较晚,随着温度的上升枯黄期也推迟。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卫星遥感的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J].
侯美亭 ;
赵海燕 ;
王筝 ;
延晓冬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18 (03) :353-364
[2]   地形对典型草原区净第一性生产力的生态影响 [J].
李素英 ;
常英 ;
王秀梅 ;
杨理 .
中国草地学报, 2013, 35 (02) :59-63
[3]   青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 [J].
孙鸿烈 ;
郑度 ;
姚檀栋 ;
张镱锂 .
地理学报, 2012, 67 (01) :3-12
[4]   藏北高原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J].
付刚 ;
周宇庭 ;
沈振西 ;
张宪洲 ;
武建双 .
中国草地学报, 2011, 33 (04) :31-36
[5]   1982—2009年青藏高原草地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J].
丁明军 ;
张镱锂 ;
刘林山 ;
王兆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12) :2114-2122
[6]   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南北坡植被覆盖变化 [J].
马飞 ;
李景吉 ;
彭培好 ;
高志勇 ;
阚瑷珂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1) :1427-1432
[7]   西藏高原草地退化及其成因分析 [J].
邵伟 ;
蔡晓布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1) :112-116
[8]   锡林郭勒草地MODIS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研究 [J].
赵冰茹 ;
刘闯 ;
王晶杰 ;
陈文波 .
中国草地, 2004, (01) :2-9
[9]  
Overview of the radiometric and biophysical performance of the MODIS vegetation indices[J] . A Huete,K Didan,T Miura,E.P Rodriguez,X Gao,L.G Ferreira.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 2002 (1)
[10]  
Satellite observations of the seasonal vegetation growth in central Asia: 1982-1990 .2 Yu,Fangfang,Price,Kevin P,Ellis,James,Kastens,Dietrich. 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