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溶解氧和有机碳源对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被引:83
作者
:
周丹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周丹丹
[
1
]
马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马放
[
2
]
董双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董双石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宏宇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鹤立
[
1
]
机构
: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来源
:
环境工程学报
|
2007年
/ 04期
关键词
:
好氧反硝化;
生物脱氮;
同步硝化反硝化;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
083002 ;
摘要
:
利用SBR反应器,探讨了溶解氧(DO)和有机碳源(COD)对同步硝化好氧反硝化的影响。结果表明,DO范围在0.5~0.6 mg/L时最适合于同步硝化好氧反硝化脱氮。在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中出现了亚硝酸盐氮的积累,推断经由短程硝化反硝化途径。总氮的去除率随着COD/N(碳氮比)的增加而增加,当COD/N为10.05时,总氮去除率最高可达70.39%。继续增加碳氮比时,总氮去除率增加不多,并且还会导致硝化作用不完全。当存在足够的易降解有机碳源时,能发生完全的好氧反硝化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
1
→
共 1 条
[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魏复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