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黏结破坏过程的能量机制研究附视频

被引:11
作者
王博
白国良
机构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黏结破坏; 能量耗散; 能量释放; 滑移硬(软)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528.01 [基础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05 ; 080502 ; 081304 ;
摘要
提出外力作用下钢筋与再生混凝土间的滑移可以看作是界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指出用能量的方法研究黏结破坏问题的合理性;分析了黏结破坏过程中的能量种类、相互转化过程以及对黏结破坏所起的不同作用;揭示了黏结破坏过程中的能量耗散和能量释放特性,并从能量的角度划分了黏结破坏过程的3个阶段;结合钢筋与再生混凝土的黏结滑移本构模型,对能量变化的微观机制进行了探讨;最后,推导出含有界面内能变化量的平均黏结应力计算表达式,从能量角度对黏结应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一种受剪细观损伤单元模型及其应用 [J].
杨卫忠 ;
李杰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7 (12) :1565-1570
[2]   岩体变形破坏过程的能量机制 [J].
谢和平 ;
鞠杨 ;
黎立云 ;
彭瑞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9) :1729-1740
[3]   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的能量传递和耗散研究 [J].
赵忠虎 ;
谢和平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8, (02) :26-31
[4]   再生混凝土与钢筋间的粘结滑移性能 [J].
肖建庄 ;
李丕胜 ;
秦薇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13-16
[5]   基于能量耗散与释放原理的岩石强度与整体破坏准则 [J].
谢和平 ;
鞠杨 ;
黎立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7) :3003-3010
[6]  
钢筋混凝土界面损伤研究[D]. 黄闽莉.河海大学. 2006
[7]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过镇海, 2003
[8]  
损伤力学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李兆霞编著, 2002
[9]  
非平衡态热力学和耗散结构[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李如生 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