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有孔虫壳体氧同位素的古水温及古盐度意义——以东北印度洋260ka以来沉积记录为例

被引:13
作者
陈萍
方念乔
胡超涌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系
[2]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中心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 氧同位素; 古温度; 古盐度; 东北印度洋;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5.02.021
中图分类号
P736.4 [海洋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以东北印度洋的两支岩心为研究对象,由稳定同位素质谱仪获得浮游有孔虫壳体Globigerinoidesruber的δ18O。研究表明,利用壳体δ18O计算表层海水温度必须充分考虑盐度效应的影响,在近岸的边缘海,盐度影响甚至大于温度的影响。通过分析SSTMg/Ca与SSTδ18O的关系以及海水背景值δ18OW与盐度的关系,计算出了东北印度洋260ka以来各时期较准确的海水盐度值。结果表明,冰期盐度高而间冰期盐度低,且冰期时南北盐度梯度明显小于间冰期是该区显著的盐度分布和变化特征,这是特定的地理位置受南亚季风带来的蒸发—降水—淡水输入等诸多因素控制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浮游有孔虫壳体Mg/Ca值——SST的替代性指标 [J].
陈萍 ;
方念乔 ;
胡超涌 ;
丁旋 .
地球科学, 2004, (06) :697-702
[2]  
晚第四纪以来南海古海洋学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钱建兴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