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业化阶段划分及增长来源变动

被引:5
作者
朱钢
机构
[1] 无锡市干部学校
关键词
工业化; 产业结构; 经济结构; 霍夫曼理论; GNP; 霍夫曼比例; 人均产出; 劳动力; 重工业; 结构变动; 人均国民收入; 资本存量; 美元; 本位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首先考察和评述了传统的工业化理论—霍夫曼理论。从三个方面分析了霍夫曼理论的局限性,从而得出结论:霍氏理论应用意义不大,必须寻找替代理论。进而,本文探讨了人均产出水平与结构变动(工业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霍氏理论的若干内在缺陷,据此提出了修正传统理论的两个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人均产出水平的数值高低,提出了划分工业化阶段的具体方法,并对工业化各阶段的演进情况和增长来源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全面详尽的阐析。最后,本文运用新的工业化理论,实证考察和分析了中国工业化的结构问题和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 [J].
张军扩 .
经济研究, 1991, (04) :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