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13
作者
周大明
沈雷
宗文宏
姜继军
黄祖璇
机构
[1] 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南院)感染疾病科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神经系统损害; 并发症; 临床特征; 危险因素;
D O I
10.13406/j.cnki.cyxb.2010.11.030
中图分类号
R725.1 [小儿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26例HFMD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HFMD患儿共52例(5.9%),男女性别比2.1∶1。平均年龄(2.5±2.1)岁,略低于普通的HFMD患儿(P<0.05)。高热发生率为51.9%,高于普通的HFMD患儿(P<0.05)。神经系统损害典型的症状依次是精神差、头痛、呕吐、易惊、嗜睡、颈抵抗、肢体抖动、肌阵挛、无力或瘫痪和共济失调等。52例患儿白细胞计数异常24例,血糖升高16例,均要高于普通的HFMD患儿(P<0.05)。EV71阳性率72.7%,也高于普通的HFMD患儿(P<0.05)。治疗痊愈49例,遗留左上肢无力1例,2例死于心跳停搏。死亡率也高于普通的HFMD患儿(P<0.05)。危险因素分析显示月龄越小、平时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人照看、家庭月平均收入低,是HFMD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发神经系统损害的手足口病患儿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年龄较小的手足口病患儿,当出现高热、发呆、发抖时,要高度怀疑并发神经系统损害;而对于月龄越小、平时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人照看、家庭月平均收入低这类患儿,更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724 / 17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An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Beijing 2008 Hand-Foot-Mouth epidemic[J]. CAO ZhiDong1,ZENG DaJun1,WANG QuanYi2,ZHENG XiaoLong1 & WANG FeiYue1 1 Key Laboratory of Complex Systems and Intelligence Science,Institute of Automation,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190,China;2 Beij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Beijing 100013,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0(12)
[2]   安徽省阜阳市危重症手足口病(EV71)病例对照研究 [J].
曹明华 ;
刘红 ;
万俊峰 ;
朱理业 .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10, 16 (01) :19-20
[3]   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2例分析 [J].
杨增芳 ;
田惠琴 ;
葛玲霞 ;
周麦宁 ;
冯晓莉 .
陕西医学杂志, 2010, 39 (01) :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