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晚石炭—早二叠世地层划分

被引:9
作者
郭书元 [1 ,2 ]
张广权 [1 ]
陈舒薇 [1 ]
李浩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北石油局
关键词
上石炭统本溪组; 上石炭—下二叠统太原组;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本溪组和太原组的岩性组合、沉积旋回、标志层和沉积演化史,结合区域地质研究认为,本溪组时代属晚石炭世本溪期,下段为铝土质岩,相当于区域上的铁铝岩段;上段为砂泥岩夹薄煤层,局部夹1~3层灰岩,相当于区域上的半沟段。太原组分为3段,下段为砂泥岩夹薄煤层,相当于区域上的晋祠段,时代属晚石炭世;中段为主煤层、灰岩及与其相当层位的泥岩,相当于区域上的毛儿沟段;上段为砂岩与暗色泥岩互层夹煤层和0~2层灰岩,组成两个旋回,相当于区域上的东大窑段;中、上段时代属早二叠世。
引用
收藏
页码:697 / 7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沉积环境复杂地区地层划分对比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 [J].
罗东明 ;
谭学群 ;
游瑜春 ;
刘建党 ;
冯琼 ;
刘忠群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8, (01) :38-44
[2]   大牛地气田石炭—二叠系海陆过渡沉积体系与近源成藏模式 [J].
郝蜀民 ;
李良 ;
尤欢增 .
中国地质, 2007, (04) :606-611
[3]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大型低渗气田成藏特征及其勘探开发技术 [J].
郝蜀民 ;
惠宽洋 ;
李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762-768
[4]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层序地层与储层预测 [J].
翟爱军 ;
邓宏文 ;
邓祖佑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4) :336-340
[5]   鄂尔多斯地区晚古生代的海侵 [J].
郭英海 ;
刘焕杰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1999, (02) :28-31
[6]  
中国地层典.[M].金玉〓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0,
[7]  
华北地台晚古生代煤地质学研究.[M].尚冠雄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8]  
山西晚古生代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M].程保洲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9]  
太原西山含煤地层沉积环境.[M].煤炭科学研究院地质勘探分院;山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著;.煤炭工业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