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滑线场和碎裂流学说评述——中国大地构造研究中的一个新观点
被引:2
作者:
张抗
机构:
[1] 地矿部石油地质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走滑断层;
印度板块;
模拟试验;
平移断层;
地质断层;
印度-澳大利亚板块;
板块学说;
地质构造;
大地构造;
大洋边缘;
大陆边缘;
基底断裂;
碎裂作用;
塑性形变;
断块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评述了滑线场和碎裂流学说。P.Tapponnier等根据走滑断层分析和模拟试验提出滑线场理论,对中国大地构造作了新的解释。他们把印度板块对欧亚大陆的碰撞作为该区构造发展的决定因素,解释了维缅带以西的挤压和以东向洋扩散(挤出)。J.J.GallaSher进一步发展了上述思想,强调拼合大陆的不均一性和基底力学性质及组构的影响,强调中国东西部在不同应力条件下岩石的不同性质及基底断裂的复活。中国大陆在印度板块的挤压变形中产生了碎裂流构造。上述观点认为“板块”不是刚体,都抛弃了把太平洋板块俯冲作为东亚构造主导因素的传统意见,而强调大陆向大洋的蠕散扩张。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