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对当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实践的影响

被引:29
作者
罗鸣春 [1 ,2 ]
黄希庭 [1 ]
苏丹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2] 云南民族大学
关键词
儒家文化;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服务; 文化实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心理健康服务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为主导来维护与促进人们心理健康的活动。它与个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必然联系,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它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而儒家文化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它在中国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具有表征、构建、指导、唤起功能;对心理健康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人格、应对方式以及服务态度和行为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中国心理健康服务模式与儒家文化传统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涉及的是心理健康服务与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构建适合中国文化土壤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需要研究儒家文化传统对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观念、理论及实践操作层面的作用和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481 / 14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Chinese Americans' help seeking for emotional distress [J].
Winnie, WK .
SOCIAL SERVICE REVIEW, 2003, 77 (01) :110-134
[2]  
华人本土心理学.[M].杨国枢; 黄光国; 杨中芳; 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M].黄希庭; 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M].冀昀; 主编.线装书局.2007,
[5]  
文化人类学教程.[M].孙秋云主编;.民族出版社.2004,
[6]  
心与身的关系与治疗.[M].曾文星编著;.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7]  
文化与心理治疗.[M].曾文星编著;.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8]  
人格心理学.[M].黄希庭[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9]  
华人的心理与治疗.[M].曾文星 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10]   消极生活事件的积极效应:意义发现 [J].
潘伟刚 ;
黄希庭 ;
鲁小周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6 (02)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