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松花江水污染事故行政罚款的法律尴尬——以生态损害填补责任制为视角

被引:57
作者
竺效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水污染事故; 行政罚款; 损害填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在松花江水污染事故的行政处罚已经封顶、侵权损害赔偿诉讼可能但尚未能被受理的情况下,探讨建立生态损害填补责任制度尤显必要。生态损害是危害行为直接指向生态环境本身的一种损害,它不同于以生态环境为媒介而最终表现为财产损失、人身伤害或精神损害的传统的环境侵权损害。可以以恢复费用法为评估基础,将生态损害具体类型化为防范性措施费用、清除措施费用、修复性措施费用、附带损失和象征性损害。应建立以民事诉讼法为基础、以环境公民诉讼为借鉴的生态损害填补诉讼制度,赋予中央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执法部门生态损害填补诉讼原告资格。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污染赔偿让环保责任险买单
    陶勇
    [J]. 小康, 2007, (01) : 50 - 52
  • [2] “环保最大罚单”能有多大震慑力[N]. 王毅.工人日报. 2007 (003)
  • [3] 生态修复[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周启星, 2006
  • [4] 环境法学基本理论[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陈泉生等著, 2004
  • [5] 公益诉讼理念研究[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颜运秋著, 2002
  • [6] 环境法律责任原理研究[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常纪文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