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风险管理目标体系的思考

被引:10
作者
毕军 [1 ]
马宗伟 [1 ]
曲常胜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环境风险; 可接受风险水平; 风险管理目标;
D O 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15.04.002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近年来我国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突发环境风险事件频发,长期慢性环境风险也日益凸显,难以满足公众对生态环境安全日益增长的要求以及国家安全保障的需求,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控制我国的环境风险水平,这需要环境风险管理目标的支撑。然而目前我国缺乏环境风险管理的目标体系,难以满足我国环境风险管控的需求。为此,文章首先对我国环境风险及公众风险感知的现状与未来趋势以及环境风险管理目标的国际经验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宏观战略层面环境风险管理目标的需求,提出了微观层面目标体系的制定原则等,以期为我国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环境风险的社会放大与政府传播:再认识厦门PX事件 [J].
邱鸿峰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 20 (08) :105-117+128
[2]   美国洛杉矶雾霾之战的经验和启示 [J].
郑权 ;
田晨 .
中国财政, 2013, (11) :70-71
[3]  
不同国家基于健康风险的土壤环境基准比较研究与启示.[J].徐猛;颜增光;贺萌萌;张超艳;侯红;李发生;.环境科学.2013, 05
[4]   中国环境风险的社会根源 [J].
王拓涵 .
理论界, 2012, (02) :163-165
[5]   中国环境风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J].
卢静 ;
孙宁 ;
夏建新 ;
侯贵光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 37 (01) :10-16
[6]   国外可接受风险标准研究综述 [J].
尚志海 ;
刘希林 .
世界地理研究, 2010, 19 (03) :72-80
[7]   可接受环境风险水平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解析 [J].
范小杉 ;
罗宏 ;
路超君 ;
吕连宏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0, 32 (08) :80-84
[8]   美国超级基金制度及其污染场地环境管理 [J].
谷庆宝 ;
颜增光 ;
周友亚 ;
郭观林 ;
李发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5) :84-88
[9]  
区域环境风险分析和管理.[M].毕军; 杨洁; 李其亮; 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10]  
A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of burden of disease and injury attributable to 67 risk factors and risk factor clusters in 21 regions; 1990–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J].Stephen S Lim;Theo Vos;Abraham D Flaxman;Goodarz Danaei;Kenji Shibuya;Heather Adair-Rohani;Mohammad A AlMazroa;Markus Amann;H Ross Anderson;Kathryn G Andrews;Martin Aryee;Charles Atkinson;Loraine J Bacchus;Adil N Bahalim;Kalpana Balakrishnan;John Balmes;Suzanne Barker-Collo;Amanda B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