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ROC曲线评价心肌梗死生化标志物临床准确性

被引:2
作者
赵崇高
机构
[1]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洛阳市
关键词
ROC曲线; 心肌梗死; 生化标志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特性、[面积(AUC)、阳性似然比、灵敏度、特异性],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生化标志物的准确性。方法AMI患者150例,非AMI患者200例。24h内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α-羟丁酯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单位(U/L)]和肌钙蛋I(cTnI)的含量(μg/L),描绘各自的ROC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以CK>190U/L,CK-MB>25U/L,AST>40U/L,LDH>245U/L,α-HBDH>250U/L,cTnI>0.3μg/L为AMI诊断标准,AMI组和非AM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cTnI的阳性似然比、灵敏度均高于其他酶学指标(P<0.01),特异性无差别;cTnI的AUC较心肌酶谱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TnI对早期AMI的诊断具有更好的临床准确性;应用ROC曲线评价心肌生化标志物更客观准确。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是否要修改? [J].
杨振华 .
中华医学杂志, 2001, (07) :6-7
[2]   生化标志物在缺血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杨振华 .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7, (06)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