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间冰期以来我国东部沙区的古季风变迁

被引:42
作者
董光荣
王贵勇
李孝泽
陈惠忠
金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兰州,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中国科
关键词
末次间冰期以来; 东部沙区; 季风变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5.2 [湍流、阵风性和大气中的湍流扩散];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根据130ka BP以来东部沙区的地质记录,将本区古季风划分为末次间冰期(130~70kaBP)夏季风为主时期、末次冰期(70~10kaBP)冬季风为主时期和冰后期(10kaBP至今)夏季风为主的不稳定时期3个演化时期,以及末次间冰期(120ka BP和100~95kaBP)冬季风增强期、末次冰期(59~21kaBP)夏季风增强期、冰后期早全新世(10~7.5kaBP)夏季风增强期、中全新世(7.5~4kaBP)夏季风鼎盛期和晚全新世(4kaBP至今)夏季风衰弱期等若干阶段。冬、夏季风的转换以突变为主。夏季风北界位置从末次间冰期的马鬃山-乌兰巴托退至末次冰期的黄土高原砂黄土带北界附近,复又进到全新世最佳期的山丹-雅布赖山一带,最后退到现代阴山北麓-呼伦贝尔一线,反映东亚季风环流的夏季风呈现波动减弱的趋势。影响季风变迁的因素复杂,特别是全新世期间的短周期波动应加强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437 / 4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毛乌素沙地全新世孢粉组合与气候变迁 [J].
陈渭南 ;
高尚玉 ;
邵亚军 ;
张会玲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3, (01) :39-54
[2]   黄土高原南部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与气候变迁 [J].
黄春长 .
地理学报, 1989, (01) :1-10
[3]   萨拉乌苏河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组合及其反映的古植被和古气候 [J].
邵亚军 .
中国沙漠, 1987, (02) :26-31
[4]  
甘青地区的黄土地层学与第四纪冰川问题[M]. 科学出版社 , 陈发虎等著, 1993
[5]  
黄土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 著, 1985
[6]  
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M]. 科学出版社 , 高由禧等著,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