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19
作者
单英 [1 ]
郑成中 [1 ]
秦炯 [2 ]
牛杰 [1 ]
左扬萍 [1 ]
郝佳 [1 ]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儿科
[2]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超敏反应; 血小板; 脑缺氧,脑缺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小板参数在新生儿HIE中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5例HIE和16例正常新生儿血清hs-CRP水平,同时采集所有新生儿足跟外周血进行血小板参数测定,并与血清酶学检测指标CK、CK-MB、LDH、-αHBDH、ALT、AST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HIE新生儿急性期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恢复期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2.HIE新生儿急性期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恢复期PLT、MPV、PDW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HIE新生儿急性期CK、CK-MB、LDH、-αHBDH、AST、ALT均较正常新生儿显著升高(P<0.01,0.05);恢复期血清酶(CK、CK-MB、-αHBDH、ALT)降低明显(P<0.05);LDH、AST降低不明显(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显著(P<0.01,0.05)。结论hs-CRP与血小板参数的动态变化具有协同性,且与HIE的病程相平行,能较敏感地反映HIE患儿病情轻重程度及转化趋势,与血清酶学改变一起可作为了解HIE的疗效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751 / 75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 [J].
韩玉昆 .
中华儿科杂志, 1997, (02) :44-45
[2]   超敏C-反应蛋白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附视频 [J].
王前 ;
郑磊 ;
曾方银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 (08) :66-68
[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酶学变化分析 [J].
周金花 ;
宣桂华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4, (01) :81-82
[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hs-CRP和TNF-α的变化及意义 [J].
刘玉梅 ;
潘云燕 ;
宋莲荣 ;
李飞 ;
闫萍 .
中国热带医学, 2004, (05) :729-730
[5]   血小板参数变化与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相关性 [J].
贺继雯 ;
赵娟 ;
刘敬 ;
赵金辉 ;
王琪 .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5, (01) :7-8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 [J].
杨凤美 ;
贾融和 ;
高海斌 ;
李占荣 .
新生儿科杂志, 2004, (01) :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