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间关系的研究——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例

被引:4
作者
袁军海
赵美琦
姚裕琪
梁德霖
机构
[1] 张家口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农学系
[2]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3]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
[4]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 河北宣化 
[5] 北京 
[6] 内蒙古呼和浩特 
关键词
寄生适合度; 马铃薯; 晚疫病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2.6 [寄生性植物所致病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5种方法对5个马铃薯品种与2个毒力不同的晚疫病菌菌系间寄生适合度的测定,对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法(AUDPC)和病斑总面积增长曲线下面积法(AULAGC)间的相互转换公式为:F(AUDPC)=(Sck/S)×F(AULAGC)(其中Sck和S分别表示感病对照组合中每小区叶片总面积和某组合中该品种每小区叶片总面积)。百分率-r值法(I-r)与复合适合度指数法(CFI)之间的相互转换公式为:F(CFI)=exp((F(I-r)-1)×r×lp)(r表示感病对照组合的寄生适合度值,lp为一个潜育期天数)。在所用5种方法中,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法、百分率-r值法和复合适合度指数法比较适合马铃薯晚疫病菌寄生适合度的测定。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植物抗病育种的流行学研究.[M].曾士迈;张树榛著;.科学出版社.1998,
[2]  
植物病害流行学.[M].曾士迈;杨演 编著.农业出版社.1986,
[3]   水稻稻瘟病品种-小种组合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J].
赵美琦 ;
赵桢梅 ;
马占鸿 ;
曾士迈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7, (05) :51-57
[4]   植物病原菌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研究(以小麦条锈菌为例) [J].
曾士迈 .
植物病理学报, 1996, (02)
[5]   寄生适合度测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J].
曾士迈 ;
王沛有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 (S1) :163-169
[6]   小麦叶锈菌相对寄生适合度变异研究 [J].
申志新 ;
王焕如 ;
朱之堉 .
植物病理学报, 1990, (02) :63-67
[7]   SIMYR—小麦条锈病流行的简要模拟模型 [J].
肖悦岩 ;
曾士迈 ;
张万义 ;
王沛有 .
植物病理学报, 1983, (01) :1-13
[8]   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动态观察及防治试验 [J].
林傳光 ;
黄河 ;
王高才 ;
霍守祥 ;
王道本 .
植物病理学报, 1955, (01) :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