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东北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有效途径

被引:3
作者
孙少岩 [1 ]
杨胜奎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2] 不详
关键词
金融抑制; 温饱型农户; 市场型农户; 正规金融; 金融创新; 区域金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探索东北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有效途径,关键是要搞清金融需求和供给状况。东北农村供给型金融抑制特点既使得农村金融机构把吸收的存款通过正规金融系统流出了农村,在总量上减少了农村经济中资本的形成,市场机制的缺失又使农村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加大,农业保险、信贷抵押担保等发展滞后,形成大量不良资产和贷款资金的低效率配置,导致农民"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两种现象同时并存。东北农村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以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为依托,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低成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全面提高金融在东北新农村建设中的引擎作用;其次,率先启动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基础的地方信用建设工程,改善东北区域信用环境;第三,应当积极探索农村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制定专门的农村抵押政策解决贷款难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 [J].
蔡玉胜 .
长白学刊, 2009, (01) :116-119
[2]   论吉林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 [J].
孙少岩 .
东北亚论坛, 2008, (06) :62-65
[3]   对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思考 [J].
李嘉焱 ;
陶长高 .
银行家, 2008, (11) :114-117
[4]   东北地区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J].
宋维佳 ;
刘凤芹 .
财经问题研究, 2007, (05) :70-76
[5]   我国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的特征分析 [J].
李洪慈 .
现代管理科学, 2006, (12) :116-117
[6]   解读中国农贷制度 [J].
张杰 .
金融研究, 2004, (02) :1-8
[7]  
现代农业制度创新的突破口 .2 张红宇. 中国经济时报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