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水文学的黄河口湿地生态需水评价

被引:31
作者
连煜 [1 ]
王新功 [1 ]
黄翀 [2 ]
刘高焕 [2 ]
王瑞玲 [1 ]
张绍锋 [1 ]
刘月良 [3 ]
Bas Pedroli [4 ]
Michiel van Eupen [4 ]
机构
[1]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4] Alterra Wageningen UR
关键词
生态水文学; 黄河三角洲; 湿地; 生态需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1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根据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以提高生态系统承载力、保护河口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原则,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为目标,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研究确定了23600hm2的黄河三角洲应补水的湿地恢复和保护规模。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湿地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水文学研究基础上及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研究水分—生态耦合作用机理,建立基于生态水文学的黄河口湿地生态需水及评价模型,并运用预案研究方法和景观生态决策支持系统的规划评价思想,预测和评价了黄河口湿地不同补水方案产生的生态效果,重点研究了丹顶鹤、东方白鹳、黑嘴鸥等指示性物种适宜生境条件与湿地补水后的生态格局变化。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具备东方白鹳及丹顶鹤等保护性鸟类的繁殖和越冬的潜在生境条件,但其生境质量并不十分理想,通过湿地补水,作为珍稀鸟类重要栖息地芦苇湿地面积从现状的10000hm2增加至22000hm2,生态承载力大幅提高;研究在统筹黄河水资源条件、水资源配置工程措施和湿地生态系统综合保护需求后,推荐提出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和保护的3.5亿m3黄河补水量及补水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424 / 43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黄河河口淡水湿地生态需水研究 [J].
王新功 ;
徐志修 ;
黄锦辉 ;
王瑞玲 ;
娄广艳 ;
葛雷 .
人民黄河, 2007, (07) :33-35
[2]   我国生态需水研究体系及关键研究命题初探 [J].
严登华 ;
王浩 ;
王芳 ;
唐蕴 .
水利学报, 2007, (03) :267-273
[3]   湿地生态用水计算方法探讨与应用实例 [J].
崔丽娟 ;
鲍达明 ;
肖红 ;
雷昆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2) :147-151
[4]   景观生态恢复与重建是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关键途径 [J].
关文彬 ;
谢春华 ;
马克明 ;
牛健植 ;
赵玉涛 ;
汪西林 .
生态学报, 2003, (01) :64-73
[5]   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 [J].
崔保山 ;
杨志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2) :219-224
[6]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规划各预案对指示物种生境适宜性的影响 [J].
李晓文 ;
肖笃宁 ;
胡远满 .
生态学报, 2001, (04) :550-560
[7]   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规划预案设计及其实施措施的确定 [J].
李晓文 ;
肖笃宁 ;
胡远满 .
生态学报, 2001, (03) :353-364
[8]  
环渤海三角洲湿地的景观生态学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肖笃宁等著, 2001
[9]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赵延茂,宋朝枢主编, 1995
[10]  
Perspectives on setting success criteria for wetland restoration[J] . Mary E Kentula.Ecological Engineering . 2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