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几年政治传播研究述评

被引:11
作者
李彦冰 [1 ]
荆学民 [2 ]
机构
[1]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2]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
关键词
政治传播主体; 政治传播功能; 国家形象传播; 政治传播思想;
D O I
10.13556/j.cnki.dncb.cn35-1274/j.2010.06.028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政治传播主体、大众传媒的政治传播功能、政治传播思想、国家、政府形象传播、政治传播的学科框架等五个方面对近几年我国的政治传播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政治传播研究还不成熟,也没有自己完整的研究框架。以后的研究应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抛弃盲目的"传播学本土化"思维,回归传播学成为独立学科时的学科基础,注重它的交叉性、跨学科特征;二是当我们遭遇"政治正确"的羁绊时,不妨汲取新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来进行学理的探讨。三是端正作为研究者的研究逻辑,丢掉为决策者开药方的急功近利的工具态度,直面特殊而又冷峻的中国新闻传播现实,注重价值和学理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政治与传播的视界融合:政治传播研究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辨析 [J].
荆学民 ;
施惠玲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9, (04) :18-22
[2]  
浅谈先秦儒家的传播思想.[J].周婧;欧阳蓉;.新学术.2009, 01
[3]   重大危机事件中我国政府形象传播存在的问题 [J].
李彦冰 .
声屏世界, 2009, (01) :19-20
[4]  
仁政思想与孟子的政治传播观.[J].刘坚;.华夏文化论坛.2008, 00
[5]   中国政治传播研究的路向 [J].
何舟 .
新闻大学 , 2008, (02) :34-36
[6]   政治魅力与大众传媒 [J].
张昆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 (02) :242-246
[7]   国家形象传播的四大原则 [J].
张昆 .
国际观察 , 2008, (01) :37-44
[8]  
中国社会矛盾凸显期媒介政治传播功能的调适.[J].冉华;王润珏;.新闻与传播评论.2007, Z1
[9]   传媒政治研究的几个问题 [J].
李宏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1) :66-72
[10]   政治文明、政治沟通与政治传播学 [J].
马凌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5, (04) :66-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