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川黄土剖面的白度参数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22
作者
陈旸
陈骏
季峻峰
刘连文
鹿化煜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西安
关键词
黄土; 白度; 铁氧化物; 古气候变迁;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2.01.008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陕西洛川黄土剖面的白度研究表明,黄土和古土壤存在明显的白度差别,表现为黄土的白度值较高,而古土壤的白度值较低,依据白度值可以清晰地区别出剖面中的黄土层和古土壤层。化学处理以及分粒级实验结果表明风化成壤作用造成细粒级铁氧化物的含量增高是古土壤中白度值降低的主要因素。洛川剖面白度值的变化与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波动特征相一致,其逐渐增高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冷总体趋势相吻合,表明白度在反映夏季风环流强度变化,以及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问题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Glacial–interglacial records of the reflectance of sediments from the Norwegian–Greenland–Iceland Sea (Nordic seas).[J].H. A. Bauch;J. P. Helmk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1999, 2
[2]  
The paleosol complex S 5 in the China Loess Plateau — A record of climatic optimum during the last 1.2 Ma.[J].An Zhisheng;Liu Tungsheng;Zhou Yizhi;Sun Fuqing;Ding Zhongly.GeoJournal.1987, 2